近年來,作為國內較早專注核電領域、研制核電設備關鍵新材料和鑄鍛件的企業之一,中信重工始終緊跟國家戰略,致力于核電關鍵核心技術設備的自主創新和突破。近日,中信重工相繼收到來自中核蘇閥和哈電重裝的感謝信,用戶不僅對公司在核電項目中表現出的技術能力給予肯定,更對中信重工各部門的通力協作與付出表示感謝。
聚焦核電市場,中信重工成立了核電項目組開展系統研發攻關。截至目前,中信重工已掌握核電類管板、安全端、接管等各類新材料鍛件的30余類關鍵技術,兩年內完成了百余件安全端新材料鍛件的生產與交付,占據該類產品90%的市場份額,牢牢掌握了國內市場的話語權。2021年5月,中信重工一次性成功鍛造重達140噸的 "華龍一號"蒸汽發生器上筒體評定件鍛件、183噸下筒體上評定件鍛件和161.6噸下筒體下評定件鍛件。這批筒體鍛件中,最大重達122.34噸,最大直徑4730mm,最大高度4965mm,采用183噸級鋼錠鍛造,是中信重工迄今制造的最大規格核電鍛件。截至目前,中信重工已陸續為福清5號6號、巴基斯坦K2K3、惠州1號2號等多個 "華龍一號"機組提供高端鑄鍛件設備,產品系列已涵蓋核電產業鏈的安全端鍛件等,實現了部分高端核電部件的國產化。
隨著 "華龍一號"蒸汽發生器用管板、筒體和錐筒體等評定鍛件相繼投產,一旦通過評定,將為公司后期進軍 "華龍一號"堆型核島,進行大型、超大型核級鍛件研制奠定堅實基礎。同時也為高溫氣冷堆用大鍛件的材料設計和冶煉、鍛造、性能熱處理,直至精加工和無損檢測形成一套完整的基礎研究、材料開發和工藝技術。
據了解,中信重工已將核電產業新材料技術及制造攻關列為其2021年突破工程專項之一,并在上半年取得重大進展。由中信重工牽頭實施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--基礎制造熱加工數據庫專項已全面啟動;成功突破大型面板變形控制技術難題和制造瓶頸,并固化批量制造工藝;成功研發核電閥體用超低碳奧氏體不銹鋼;成功澆注國內首件百噸級球墨鑄鐵核乏燃料容器樣機。
下一步,中信重工將繼續踐行國家戰略,在核電新材料研發中主動作為,通過與相關高校、科研院所聯合攻關,針對核電用關鍵大型鑄鍛件開展技術研究,從根本上解決國內核電裝備缺乏高端核心管板鍛件、高端不銹鋼鑄鍛件等新材料的技術難題,促進我國核電裝備制造技術進步。 (王磊)
轉自:中國工業報
【版權及免責聲明】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,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“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”,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。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。版權事宜請聯系:010-65363056。
延伸閱讀